聽到建築這字眼,大家自然而然覺得是建築師,要不就是政府跟開發商的事。
以前我們的祖父母輩,很多生活跟工作空間不都是自己動手蓋的嗎?而需要人手的時候,就呼朋引伴協力打造,不但節省成本、傳承地方建築特色,自己親手建造的過程,也拉近了人與社群的距離,所以也是最人本、最永續的。
Urban Think Tank於TU Delft演講,投影片上是Giancarlo de Carlo的經典名句。
反觀今日強調專業分工的現代社會,明確劃清消費者與製造者的界線;一般人認為自己不夠專業,無法參與建築創造的過程。這樣全球現代化的潮流,把建築不停往更專業、專門的方向推動,建築與人、社區最基本的需求也漸漸脫節,而成為一種奢侈的單純的消費品。其中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「永續建築」或「綠建築」:這類由專家主導並具有技術與資本密集特性的產品,成了一般村里市井小民無法負擔的奢侈品。
創辦Architecture in Development,拉近人與建築的距離
「我們想重新去定義建築,還有它在這個時代對於人的意義。」
本著這樣的初衷,Rob Breed 和羅璋芳離開建築設計的本行,於2011年創立Architecture in Development平台,致力推廣「協力營造」:意由社區居民與建築師共同合作,一磚一土建造學校、圖書館、活動中心及集合住宅。平台扮演了推廣新建築的角色,目前發表近400件來自70個國家的「協力營造」案例,吸引了全球將近60,000名懷抱理想的建築師和專家們。
為了凝聚更多社會資源,2016年我們舉辦第一屆全球社區總體營造競賽(Buildify Challenge),媒合各地的社區建築營造需求與建築師和專家們;將原先不相識的兩方串連,協助居民們蓋出符合當地氣候環境和風土民情的建築,也讓居民們建立屬於自己的社區文化特色。
ModSkool, Delhi, India ©Suryan and Dang
競賽的決選團隊之一,是印度德里一所學校(ModSkool)的建案。這所貧民社區的校舍,原本由簡陋的帳篷搭成。兩位有心的建築師與社區居民代表決定設計與營造一所更舒適、符合當地氣候(climate responsive)並可簡易興建與拆除的學校,以應變政府突來的強制拆除行動。
透過我們平台的輔導與宣傳,此案成功的打開地方知名度,吸引了地方廠商贊助建材與資金,也吸引了更多建築師加入設計與營造的過程。這座新的學校融合了現代建築與地方工藝,不但更安全舒適,更是親手打造永續建築的好例子。
ModSkool, Delhi, India ©Suryan and Dang
在地價高漲寸土寸金的城市,小市民們也可以與專家合作,同心協力打造更永續、更符合人與社區需求與成本的生活與工作空間。舉我們網站上一個以極低成本,透過「協力營造」「資源回收」「循環經濟」等概念成功轉型的都市更新案例(de Ceuvel):
De Ceuvel, Amsterdam, NL ©Niko Coutignu
De Ceuvel, Amsterdam, NL ©Martijn van Wijk
本案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北區,原為一塊污染的工業用地本著有點子出點子,有力出力的概念,建築師聯合景觀設計、氣候工程、永續規劃等專家共同開發,邀請未來的使用者自己親手參與營造,把沒有價值的船屋回收改造成新的工作室,透過植栽淨化重金屬污染地。今天de Ceuvel是阿姆斯特丹當紅的新創園區(co-working),成功地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園區規劃,為廢棄工業用地創造新價值。
De Ceuvel, Amsterdam, NL ©Jean-Pierre Jans
De Ceuvel, Amsterdam, NL ©Dean Medina
De Ceuvel, Amsterdam, NL ©Niko Coutignu
打造永續的城市與鄉村,開創以人為本的建築新典範
第二屆全球社區總體營造競賽即將於2021舉辦,為了擴大我們在華語區的社會影響力(social impact),協助更多由下而上、自己動手做的社區營造活動,我們正在募集合作夥伴(knowledge Partner)與親善大使(ambassadors),以吸引更多建築師、民間社會組織、與企業機構的參與,凝聚更多社會資源來協助與發展最人和、最永續的社區建築。
加入我們,開創以人為本的建築新典範。讓我們一同領導世界建築新潮流,協助更多社區居民參與,強化居民與住宅本身的情感與歸屬性,賦予建築更溫暖更深層的意義,開創與打造屬於自己與社區共同的永續未來。